兰大一院病例(口腔溃疡伴冠状动脉瘤)
来源:
入院7年前出现口腔溃疡,无明显诱因,且伴皮肤红斑、右侧颈部包块。经检查,当时诊断为右侧颈动脉瘤,并给予泼尼松、羟氯喹对症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后行右侧颈内动脉结扎术、右颈动脉大隐静脉移植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血管炎症改变。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雷军强、高玉岭等就遇到这样一位“不简单”的32岁男性患者。
之前阜外医院阜外医院支爱华等通过分析6例累及冠脉的白塞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现累及冠状动脉首次均以突发心包填塞、心肌梗死或心原性休克就诊。
一个年轻人反反复复口腔溃疡,有时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雷军强、高玉岭等指出,白塞氏病冠状动脉受累的好发人群是40 岁以下的男性患者,典型表现为胸闷、胸痛。本病患者主要以胸闷就诊,在诊断时需要与稳定性心绞痛相鉴别。

实验室检查 C 反应蛋白明显升高(85.5 mg/L);CTA提示:右冠状动脉近中段弥漫性增宽并腔内血栓形成、管腔闭塞;左前降支近段真性动脉瘤形成;左回旋支近中段巨大假性动脉瘤并周围血栓形成。
[2] 支爱华,戴汝平,蒋世良,等. 白塞氏病累及冠状动脉患者六例临床特点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 2017,32: 493.
患者因“反复口腔溃疡伴胸闷2周”入院。
2 周前患者静息状态下出现胸骨后憋闷感,范围约手掌大小,心电图检查无异常,给予对症治疗后约 1 h 缓解,但胸闷症状仍间断发作;胸闷为心前区憋闷感,放射至左肩部,持续约 3~5 min,休息可缓解,症状发作与活动有明显相关性。
这6例患者,在19~41岁,发病前无冠心病史,均急性发病,冠状动脉受累部位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影像学表现为冠状动脉狭窄、闭塞及假性动脉瘤形成。
[1] 高玉岭,田水水,席大力,等. 白塞氏病合并冠状动脉真、假动脉瘤一例.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200.
3年前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行针刺反应试验结果见皮肤呈疱疹样改变,结合患者反复口腔溃疡及皮肤红斑病史,确诊为“白塞氏病”,并给予泼尼松及羟氯喹治疗。
最终诊断为白塞氏病合并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瘤形成。
支爱华等指出,对于青壮年男性有心包填塞症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或心原性休克的患者应想到白塞病冠状动脉受累的可能。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邀请来自国内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 30 个重要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愿能为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点击查看内容
抢救院外心脏骤停,现场复苏更重要!JAMA研究
近日,JAMA杂志发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患者,停搏期间(在恢复自发循环之前开始转运)送医与持续的现场复苏相比,患者的死亡风险较高。因此,现场复苏仍是抢救院外心脏骤停的首选方法,结果不支持在复苏期间将患者从院外心脏骤停运送到医院的做法。该研究中,接受停搏转运的患者生存率为3.8%,接受现场复苏的患者生存率为12.6%。【赵冬等用模型估算:国人限盐有重大获益】每日9克之内可避免近20万心血管事件
近期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表的一项研究,让国人知道自己每日吃得有多咸了,差不多每日要食用14克盐[1]。而安贞医院赵冬等应用模型进行估算,若在2010-2019年食盐摄入“原地踏步”,那么每年将会新增820万心血管病患者,以及270万心血管死亡病例。预计35~94岁国人中,每10万人就有308人发生冠心病,887人发生脑卒中;每10万人就有160人死于冠心病,230人死于脑卒中。杨进刚阜外2023-07-30 15:11:46
0000欧洲10国45万余人研究:每日两杯软饮就有折寿风险
虽过了白露,天气却仍很热,每天都来点甜饮料?近日一项来自10个欧洲国家45万余人的研究发现,不论是含糖饮料还是加了人工甜味剂的饮料,每日两杯就可能会折寿。这里的一杯为250ml,软饮料包括碳酸饮料、等渗饮料和能量饮料、低卡路里汽水、含糖饮料。SPRINT研究二次分析:吸烟者强化降压更危险
心血管病风险增加或合并慢性肾脏病的≥50岁高血压患者强化降压获益,是收缩压干预试验(SPRINT)的主要发现。不过近日发表在JAMA子刊对SPRINT试验二次分析的结果表明,如果高血压患者吸烟,则不能从收缩压降低到<120mmHg获益,反而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其他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会增加。超千万例患者数据分析!2021年中国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报告发布
医疗质量是卫生和健康事业发展的核心内涵。9月17日,在中国心脏大会(CHC)2021暨第六届中国血管大会上,国家心血管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党委书记、中国心脏大会秘书长郑哲教授发布了《2021年中国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报告》。郑哲教授杨进刚阜外2023-09-19 15:41:37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