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衰预后指标(BNP,和肽素和sST2大比拼,附全文)
BNP/NT-proBNP影响因素多
和肽素浓度对AHF患者短期死亡预后评估价值大于BNP/NT-pro-BNP和cTnT/I,对 AHF 患者死亡的风险预测价值高于目前所有其他生物学标志物;研究同时显示随着随访时间延长BNP/NT-proBNP的预测价值逐渐增加,但在随访90天终点仍没有超过和肽素。
急性心力衰竭(AHF)预后较差,住院病死率为3%,6个月内再住院率为50%,5年病死率高达60%,因此如何利用临床常用、简单易行且可干预的指标评估AHF的严重程度及死亡风险是临床上需解决的问题。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可溶性ST2稳定性高
该专刊对国内外一年来40个指南或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涵盖了临床常见病,如心肌梗死、高血压、高血脂、心律失常的管理,还包含改善生活方式、职场管理和心脏康复等内容。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40指南解读一刊打尽
和肽素后来居上?
作者认为,尽管BNP/NT-proBNP用于诊断CHF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影响因素颇多,除了心功能障碍,还受生理、病理生理学因素影响:性别、年龄、肥胖、肾功能障碍、药物等。而AHF发作时hs-cTnI水平是评估患者短期及1年内预后强有力的预测指标。
与 BNP/NT-proBNP相比,作者认为可溶性ST2(sST2)不受年龄、性别、种族、肾功能等因素干扰;可预测发病后30天、1年的患病和死亡风险;生物变异性低、稳定性高。“血清 sST2 可作为 NT-proBNP 的重要补充手段,提高 AHF诊断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为AHF的分级、分层和评价预后提供更客观的依据。”
鉴于BNP/NT-proBNP水平影响因素较多,目前大都采取联合心肌肌钙蛋白(cTn)、血尿酸或胱抑素C等指标分析AHF病情程度及预后。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蓉蓉、孔祥萦和李新立等从病理生理学角度分析评价AHF程度及预后相关血清学指标研究进展。(下载全文)
来源:高蓉蓉、孔祥萦综述,李新立审校. 评价心力衰竭预后的血清学指标研究进展. 中国循环杂志. 2015, 30:1030-1032.
阜外医院赵世华等报告国人主动脉和肺动脉直径正常值
阜外医院学者近日发布研究称,通过心脏磁共振(CMR)确定了国人的胸主动脉和肺动脉直径正常范围,还发现年龄和体表面积对直径范围的影响大于体重指数。研究使用3.0-TCMR测量了200名健康人的胸主动脉和肺动脉直径,男女各100名,年龄在20-70岁之间。杨跃进牵头的CAMI研究最新数据:七成中青年患者吸烟,20%有近期过度不良生活方式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牵头的中国急性心梗注册研究(CAMI)近期公布了一项新的研究结果。研究发现,我国中青年心梗患者吸烟的比例达到72%,且有1/5的心梗患者近期过度不良生活方式,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杨跃进教授表示,中国应采取更广泛、快速和强有力的措施来控制吸烟,尤其是年轻人吸烟会导致急性心梗等疾病的风险增加,而尽早戒烟可以降低心梗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Circulation杂志发文称,左室射频消融可致脑损伤
在临床上,射频消融是治疗房颤的重要措施,也是室速、室早等心律失常的常用治疗措施。此前认为,射频消融治疗室早和室速的风险较低。然而,近日发表在《Circulation》杂志上的一项美国加州大学研究提示,左室射频消融可能会导致脑损伤,而且这种脑损伤可能与认知功能下降有关。阜外医院周洲团队Cell子刊发文:提出心脏流出道血管平滑肌细胞发育新模式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周洲教授团队在CellReports发表的最新研究首次发现并证实了,心脏流出道发育过程中存在心肌细胞向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转分化(trans-differentiation)。研究者就此提出了大动脉基部平滑肌汇聚发育(convergentdevelopment)的概念。其中,阜外医院实验诊断中心刘宣雨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新乡医学院王计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杨进刚阜外2023-08-27 14:46:15
0000孙英贤等研究提示:血尿酸高的男士猝死风险增加,因其QTc延长
延长的心率校正后QT(QTc)间期是一个预测心脏猝死和心血管病死亡的重要因子。近期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英贤等研究发现,血尿酸水平高的男性,其QTc间期延长风险增加1.4倍。换而言之,这部分人群猝死风险增高。杨进刚阜外2023-08-05 09:16:44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