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围手术期血糖管理共识十大要点
9. 术后过度皮下注射胰岛素时,应根据过渡前静脉泵速推算皮下胰岛素剂量。皮下注射和静脉泵注应有2小时左右的重叠,便于平稳过渡。
1.术前筛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有助于识别围术期高血糖相关不良事件的高危人群。
8. 术后是血糖波动的高危时期,对于术中持续静脉泵注胰岛素者,建议术后继续泵注24小时以上。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5》就是这样一本书。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一生可能只见一次的病例】
10. 门诊手术术后监测直至排除低血糖风险后方可离院。皮下注射速效胰岛素1.5小时内、常规胰岛素3~4小时内有发生低血糖的危险。离院途中应随身携带含糖饮料。常规降糖治疗需推迟到恢复正常饮食以后。
2. 严密的血糖监测、及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调整降糖治疗方案是保持围术期血糖平稳的关键。
术后ICU住院时间≥3 d的危重患者,推荐血糖目标值≤150 mg/dl(8.4 mmol/L)。
5.血糖>180 mg/dl(10 mmol/L)即可启动胰岛素治疗,短效胰岛素持续静脉泵注便于及时调整剂量,减少血糖波动,是高危患者围术期血糖控制的首选方案。
血糖≤70 mg/dl(3.9 mmol/L)立即停用胰岛素,可进食的清醒患者立即口服10~25 g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含糖饮料),不能口服的静脉推注50%葡萄糖20~50 ml,之后持续静脉点滴5%或10%葡萄糖维持血糖,每5~15分钟监测一次直至血糖≥100 mg/dl(5.6 mmol/L)。
4.糖尿病患者围术期需要输注葡萄糖者,建议液体中按糖(g):胰岛素(U)=3~4:1的比例加用胰岛素中和。
HbA1c≥6.5%即可诊断糖尿病。糖尿病患者HbA1c>8.5%建议考虑推迟择期手术。
围术期血糖管理对于减少血糖异常相关的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改善手术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近日,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发布了《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的更新版。以下是其中十个要点:
3.“合理、有效、安全”是血糖管理的宗旨,围术期血糖目标值定为140 mg/dl(7.8 mmol/L)~180 mg/dl(10 mmol/L)较适宜。
7.低血糖重在预防和及时发现,如果静脉输注胰岛素者血糖≤100 mg/dl(5.6 mmol/L)应重新评估,调整泵速。
6. 术后和过长时间的手术当中,为了减少酸中毒风险,在血糖<250 mg/dl(13.9 mmol/L)的前提下,静脉泵注胰岛素的同时可泵注加入中和比例胰岛素的含糖液体,根据测得的血糖水平调节泵速。同时要注意监测血钾,可适时预防性补钾。
来源: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快捷版).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6, 32: 93-95.
国人带病生存报告:颈椎病和腰椎病是首要致残疾病
腰腿痛、视力不好、偏瘫、抑郁或者骨关节病不仅让人行动不便,严重影响了人的生活质量,怎样来衡量这些疾病对我们的影响呢?人口快速步入老龄化,主要疾病负担已经转向慢性病,主要的伤残由传统的先天障碍或身体伤害转变为由精神障碍和行为障碍导致的伤残。这些转变使得单纯从死亡的角度,用死亡率、期望寿命等指标已无法全面评价人群健康状况。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1:56:46
0000欧洲心脏杂志刊登阜外医院袁晋青等研究:NT-proBNP可用于冠脉三支病变患者危险分层,NT-proBNP高者应首选心脏搭桥术
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是评估心衰患者预后和指导治疗的一个生物标志物。6月24日,阜外医院宋雷、袁晋青、张策等在《欧洲心脏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NT-proBNP还可用来对冠脉三支病变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指导治疗决策的制定。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5:41:41
0000血脂数值波动大,脑血管病风险高!开滦研究超5万国人研究
血脂高高低低的变化,也会影响心血管健康。近日,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开滦医院吴寿岭等在5万余国人中进行的研究发现,“好胆固醇”和“坏胆固醇”波动大,分别会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风险。研究显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波动最高四分位者较最低四分位者,增加18%的脑卒中风险和21%的缺血性脑卒中风险。杨进刚阜外2023-09-02 15:37:23
0000Circulation刊发南昌大学二院洪葵团队研究,揭秘心律失常分子遗传新机制
近期,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洪葵教授研究团队在Circulation杂志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称,他们在我国汉族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中发现了一种罕见的锚蛋白-B(由ANK2基因编码)错义突变p.Q1283H,而携带这种突变基因时,在应激环境下更容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但美托洛尔或氟卡尼可有效抑制这种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