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15分钟,就活动3分钟!改善血糖有小妙招
久坐是很多老年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一项研究表明,对于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每坐15分钟缓慢步行3分钟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
这项研究共纳入12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60岁,平均体重指数30.2 kg/m2。参与者于试验两个阶段,在静坐的7小时时完成了以下3种情况中的两种:
每60分钟起来慢走3分钟;
每30分钟起来慢走3分钟;
每15分钟起来慢走3分钟。
结果显示,与坐7小时,每1小时走3分钟的情况相比,每15分钟起来慢走3分钟的空腹血糖和黎明现象持续时间降低。
黎明现象,指夜间血糖控制良好,也无低血糖发生,但在黎明前后一段时间出现高血糖。
与每30分钟起来慢走3分钟相比,每15分钟走3分钟时黎明现象程度较低。
而且每15分钟走3分钟时夜间血糖波动也小。不过3种情况平均血糖水平无变化。
来源:Diabet Med, 2019, 36(3): 376-382.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0001
相关推荐
有糖尿病,更应降压!上海瑞金医院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上海瑞金医院宁光院士、毕宇芳、徐敏等发表的一项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提示,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降压是预防糖尿病性冠心病和肾病的重要措施。开滦研究:冬天血糖最高
四季更替,心血管疾病也随之变化。去年发表的一项两万余人的研究显示,国人冬天心血管病死亡风险增加41%。还有研究发现,血脂、血压等均有季节性变化,而近期来自开滦研究对近5万人的最新分析发现,空腹血糖也有季节性,在冬春季节平均空腹血糖要比夏秋高。研究者认为,探究血脂、血压和空腹血糖的季节性变化,有助于了解心血管病等的季节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的原因。杨进刚阜外2023-07-30 13:21:35
0000新生儿肺动脉,右室和左室大小比值有预测价值!北京儿童医院研究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是新生儿期死亡率较高的危重症疾病。超声心动图检查在PPHN的临床诊疗中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北京儿童医院学者发表研究称,超声心动图结合临床可及时准确做出诊断,监测治疗效果。右室舒末期内径/左室舒末期内径(RVDd/LVDd)可作为一项预测续性肺动脉高压预后的指标应用于临床。本组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儿中足月儿或过期产儿占75.6%,死亡率15.4%。心脏里长“花瓣”或“灯泡”,会是啥?阜外医院逄坤静等总结影像特征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逄坤静、胡文文等进行的研究表明,心腔内血性囊肿的心脏超声影像学特点典型,形态呈“花瓣样”或“灯泡状”,但微小囊肿会因声心动图探查切面不够而漏诊。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就2009年12月至2020年11月在阜外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并且病理明确诊断为心腔内血性囊肿的13例患者进行了分析。杨进刚阜外2023-09-27 17:05:59
0001我国心衰仍有诊疗不足、治疗过度及治疗不当的现象!中国心衰质控报告
杨进刚阜外2023-09-14 21:54:01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