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0

7岁女孩因这道家常菜致多脏器衰竭(医生提醒,一旦中毒无特效药)

健康号2023-04-25 16:12:270

木耳或银耳在长时间浸泡后,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进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米酵菌酸中毒属于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毒后一般情况都不容乐观,死亡率超过50%!

所以,在食用时一定要烧熟了!

由于女孩才7岁,为挽救这样一个年轻的生命,医院先后4次对其血浆进行置换,每次置换量为1500ml。虽抢救及时已竭尽全力,但女孩的病情依然不容乐观。

2015年8月,常德邓女士在吃完泡发2天的黑木耳后,出现食物中毒症状。一天时间内,先后出现呕吐、腹泻、头晕、腹痛等症状。3天后病情加重,多器官衰竭引发严重并发症,抢救无效身亡。

事情从两天前开始说起,当天女孩母亲随手拿起泡发好的黑木耳,并在焯水后加入调料凉拌。作为典型的南方人,女孩一家都很爱吃凉拌木耳。不过弟弟似乎不怎么喜欢吃,所以只吃了一点点。

Dr.X说

医生初步断定为食物中毒。由于女孩病情严重,并出现昏迷与肝功能衰竭等症状,连夜被转入省会医院治疗。

通常情况下,如果患者有4个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就接近100%了。女孩同时伴有5个脏器衰竭,抢救回来的机会非常渺茫。

2018年7月29日,浙江一家三口在吃完浸泡两天的黑木耳后中毒入院。其中7岁女儿病情危急,5处脏器衰竭、4次换血仍未苏醒。

当天并无任何异常出现,第二天傍晚,女孩开始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这并没有引起太大关注,毕竟家人都以为她是拉肚子了。直到妈妈和弟弟也出现相同症状后,大家意识到可能是食物中毒,随即被送往医院。

当时,Dr.X看到这则新闻时,眉头一紧,心想这会不会又是朋友圈里的「垃圾谣言」?直到8月13日,浙江省疾控中心官网确认了这则消息,Dr.X才意识到这是真实新闻。

豆腐乳:很多家庭可能都有制作豆腐乳的习惯,但在制作豆腐乳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器具不干净、发酵条件不好、菌种问题等,就会为肉毒杆菌提供滋生环境。

因此,尽量不要自己制作豆腐乳,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正规品牌豆腐乳。

《学会看病》作者

首先在泡发木耳时应该勤换水,不要舍不得那点水。尤其是夏季最好不要长时间浸泡,如果条件允许请在冷藏条件下浸泡。

带给你有态度、有温度的健康干货和育儿锦囊~

引起这些惨剧的,都和一种叫做「米酵菌酸」的毒素有关。那这个让人害怕的米酵菌酸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如果在浸泡后发现有异味或者明显感觉到木耳有黏液,感觉扔掉吧。

▼关注我,走进临床医生的生活!

...

一个医学博士、外科医生和三娃奶爸

厨房环境卫生一定要搞好,餐具和锅碗及时清洗。

-Dr.X-

中毒后,一般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抽搐、血尿和血便等。由于早期症状和腹泻很像,导致很多人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如果出现以上症状,请回忆一下自己近期是否食用了泡发多日或者泡发环境不良的黑木耳。

野生蘑菇:我国现有约400种毒蘑菇,毒蘑菇之所以毒是因为其含有各种带毒物质,如毒肽、毒伞肽、毒蝇碱、异恶唑类衍生物、光盖伞素等。而不少毒蘑菇外形与普通蘑菇十分相似,造成每年都有不少人误食。

银杏:很少有人知道银杏中含有白果酚、白果酸、银杏毒素等有毒成分,如果食用过多银杏或者生吃银杏的话,都可能引起中毒。

如果泡发时间过长,且自己在这期间忘了换水,不要有任何犹豫,直接扔掉。和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相比,一盆木耳算不上什么。

一般只有过量食用和食用未煮熟的鲜黄花菜才会可能中毒,所以食用前将鲜黄花菜煮熟就不会产生这种担忧了!

2019年8月,深圳张女士在吃完家中泡发多日的黑木耳后,出现呕吐症状并就医。随后被检查出肝、肾、心脏功能严重受损。在接受肝移植手术后,才脱离凶险。

炎炎夏季已经到来,在准备美食的同时也请不要忘记安全与健康。一定做到生熟分开、煮熟煮透、注意消毒与卫生,还有尽量不要让食物存放太久~

关注我,每天多一点健康

在询问其家人后得知,女孩一家在发病前吃了泡发两天两夜的黑木耳,并初步断定这是罪魁祸首,随后当地疾控中心也在女孩血液中检测出米酵菌酸。只是遗憾的是,这种毒素治疗目前没有任何特效药

黄花菜:这里指的是鲜黄花菜,其中含有秋水仙碱,如果秋水仙碱在被肠胃吸收后,就会产生毒性更大的二秋水仙碱。

一般,这种毒素的产生和泡发银耳、木耳的过程不当操作有关。如泡发时间过长,泡发的环境与空气潮湿,食物接触的容器或者环境卫生条件比较差等。

所以,Dr.X的建议是一般只食用市场上购买的常见菌类,其他菌类谨慎食用。

米酵菌酸的一大特点就是高温杀不死,一般只有在高温1小时以上才能杀死。但我们平时烹饪时,几乎不会做到1小时以上,更不会高温处理这么久,这才为后来的凶险埋下伏笔。

严格来说,使人中毒的并不是食用的木耳本身,而是这种米酵菌酸。所以,在正常浸泡情况下食用不必过于担心。但在夏秋季节,尤其是潮湿的南方地区,泡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环境卫生,以防止产生米酵菌酸。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