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00

血管瘤(不用怕,咱老百姓有外用及内服方)

健康号2023-07-26 17:07:020

7、血瘤

2、枯瘤散

灰苋菜(即藜藿) (晒干,烧灰)120克 荞麦(烧灰) 120克 风化石灰250克(3味和一处,淋汁750毫升,慢火熬成霜,取下配后药)番木鳖3个(捣去油)巴豆60粒(捣去油)胡椒19粒(擦去粗皮)雄黄3克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黄连黄芩 知母 贝母 川穹 当归 白芍 生地 熟地蒲黄羚羊角甘草(减半)地骨皮(各等分)

【制法】上2味,入栝楼中,泥固济烧,研细为散。

用法:各为末,搽擦即堕落。

主治:主二十、三十年瘿瘤及骨瘤、石瘤、肉瘤、脓瘤、血瘤,或大如杯盂,十年不瘥,致有漏溃,令人骨消肉尽,或坚或软或溃,令人惊惕寐卧不安,体中掣缩,愈而复发。

6、芩连二母丸

主治:治初起血瘤。

03:迅速增长:血管瘤在出生-12月很可能会快速增长,然而血管瘤最常见的部位在脸部、头部、胸部和背部等暴露部位会影响到容貌和美观

出处《外科正宗》卷之二·上部疽毒门

甘草熬膏,用笔蘸圈瘤四周。又用芫花、大戟、甘遂,等分为末,醋调。另用新笔蘸涂于甘草圈内,务须离甘草一圈,不可太近,盖药性相反,切勿误用搀和。涂后次日瘤当缩小,再如前法涂三四次即愈。愈后须请名医服药消散,以免复发。

02:疼痛:大部分血管瘤串者不会感到疼痛,但如果压迫到重要组织,特别是神经根时会出现疼痛,部分感染串者也会出现患处破裂、肿胀、疼痛。

紫丹参30g,莪术12g,当归尾10g,炮山甲12g,藏红花10g,制香附10g,乳香、没药各10g,石见穿3og,白花蛇舌草30g,黄芩10g。据气虚、纳呆、痰浊之偏重加减。每日1剂煎服,同时吞服水蛭胶囊2粒,早晚各1次。结里痊愈有效率82.4%。

主治:心火妄动,逼血沸腾,外受寒凉,结为血瘤。其患微紫微红,软硬间杂,皮肤隐隐,缠如红丝,皮破血流,禁之不住者宜服。

水银(一两) 儿茶(二两、共研至无星为度)冰片(一钱)轻粉(三钱)麝香(五分)

出处《千金翼方》卷第二十·杂病下

【功能主治】治血瘤、粉瘤。

04:破溃出血:有的血管瘤表皮比较脆弱,如果不注意防护,受到衣物等物品的摩擦很容易导致破溃出血。一旦血管瘤破溃出血,往往很难愈合还会引起感染。

主治 :肉瘤、血瘤、粉瘤。张仲景真人传。盖湿热生耳。

8、唐英治疗海绵状血管瘤17例

用法:又入硼砂五分,不见水银始可用。以此药敷于瘤处,肉瘤、粉瘤俱化为水,约三日必消尽。然后再服汤药,用人参二钱、白术三钱、茯苓三钱、陈皮五分、生甘草五分、柴胡八分、白芍三钱,水煎服,十剂永断根矣。如筋瘤难治,然亦不必治也。骨瘤亦不必治,终身大如杏也。

古代剂量

古代剂量

中医称血管瘤为血瘤、胎瘤、红丝瘤。中医认为血管瘤的发生与血热密切相关,具体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用法用量】以滴醋调匀,用新羊毛笔蘸药点瘤当头,瘤有碗大,则点药如龙眼核大,若茶杯大,则点药如黄豆,干则频频点之,其瘤干枯自落。如血瘤破,以发灰掺之;粉瘤破,以白麻皮烧灰掺之。外以膏护好,自然敛口收功。

煎服法:上为末,侧柏叶煎汤,打寒食面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灯心汤送下,或作煎剂服之亦效。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千金》云陷肿散。)乌贼鱼骨(0.8g)白石英(1.5g) 石硫黄(0.8g) 紫石英(1.5g)钟乳(1.5g,粉)干姜(3g)丹参(2.3g)琥珀(3g) 大黄(3g)蜀附子(3g,炮,去皮)

出处《洞天奥旨》卷十一

出处【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二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处方】栝楼(大者,去瓤)1个,棕榈皮1把,当归(切碎)15g。

【功能主治】血瘤,系之血出者。

煎服法:上一十味,捣为散,贮以韦囊,勿令泻气。若疮湿即敷,无汁者以猪膏和敷之,日三四,以干为度。若汁不尽者,至五剂十剂止,勿惜意不作也,著药令人不疼痛,若不消,加芒硝二两,益佳。(《千金》有胡燕屎一两)。

3、定血散

【处方】栝楼(大者,去瓤) 1个,棕榈皮1把,当归(切碎)半两。

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它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60%,其中大多数发生于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粘膜、如舌、唇、口底等组织,少数发生于颌骨内或深部组织。血管瘤按其临床表现及组织学特征一般可分为毛细血管型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及蔓状血管瘤,其中以毛细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瘤较常见。

古代剂量

1、银锈散

血管瘤症状:

4、内托外消散

出处【摘录】《种福堂公选良方》卷四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处方】

古代剂量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茶、酒任调下。

5、陷脉散

01:与周围皮肤边界明显,形状不规则。皮肤发红:出现鲜红色或紫色皮肤大小不一。按压血管瘤皮肤表面颜色会变淡,松开又恢复正常。

【制法】上共为末,入前药和匀,以瓷瓶收贮。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水银3克冰片1克轻粉9克黄柏6克潮脑3克镜锈3克贝母3克儿茶9克

出处《洞天奥旨》卷十一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