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烧(宫缩,流产,只因一杯绿豆冰沙,许多人还在这样喝)
李斯特菌最容易对体质较弱的老人、孩子和孕妇下手。记得给家人看看以上四个日常除菌措施,防止自己家也中招!
常见观念里,冰箱的冷藏保鲜功能就是因为它能够杀死细菌,防止食物腐烂变质。这一观点其实不够准确。在4℃以下的环境中,绝大多数的细菌会减缓生长速度。但冰箱的低温环境,只是抑制了嗜温菌的繁殖,但并不能影响“嗜冷菌”。李斯特菌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它不仅不怕冷,还能在零下二十度的环境内长期驻扎一年。保质期超过五天的冷藏即食品,不仅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保鲜,还是易被它攻陷的高风险食物。
4.食物加热到位
Dr.X说

到了夏天,很多家庭喜欢等剩菜剩饭不冒热气以后再放冰箱。但室温环境对细菌活跃非常友好,对我们的健康隐患极大。建议尽量一顿吃完饭菜,留的剩菜剩饭及时冷藏
家住北京的刘女士,是一个宝妈。正准备迎接幸福降生的她,却因为一杯“自制绿豆沙“,深夜高烧、宫缩被送进急室。经过抢救后,大人醒了,胎儿没了胎动。



冰箱内部除菌工作做到位,就能更好地预防疾病。建议每2-3个月利用酒精或专用清洁剂对冰箱进行一次除菌、消毒。
轻松四招 应付“冰箱杀手”
冰箱也是菌群打卡地
对于儿童和65岁以上的老人,患者主要以肠道感染症状为主,如发热、恶寒、腹痛腹泻、呕吐等。由于看起来像是感冒或拉肚子,所以不容易引起重视,容易错过第一时间治疗。
3.冰箱定期除菌
一家人怎么都想不明白,一向身体不错的刘女士,怎么会发场高烧就把孩子烧没了?
医生问刘女士吃过什么东西,她说自己晚上因为贪凉就喝了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自制绿豆沙。医生表示正是这杯冰凉的绿豆沙暗藏“冰箱杀手”李斯特菌,导致她的宝宝再也回不来了。
生食中暗藏各种细菌和寄生虫,在冰箱恒温的环境里容易污染熟食或水果等。冰箱内部设生/熟食隔离区,把生肉、海鲜、未引进的牛奶进行密封分开包装。
1.冰箱设生/熟食隔离区
在除菌上,只要我们坚持做到,在注意卫生的前提下,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在食用前进行高温加热就能避免感染。加热时间持续2-3分钟,温度保持在70°C以上为佳。
李斯特菌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土壤、水、腐败蔬菜和人的正常粪便里都随处可见。肉类、蛋类、禽类、海产品、乳制品、蔬菜等食物都是李斯特菌的常见感染源。

2.剩菜剩饭及时处理
李斯特菌-杀人于无形
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解读单增李斯特菌食物中毒》中提醒,新生儿、孕妇以及免疫缺陷者是单增李斯特菌病易感人群。尤其孕妇比普通人高出了20倍的感染机率。孕妈妈们感染后可能出现流产,病死率可高达30%。还能通过血液在胎盘和胎儿上发病潜伏2个月,造成新生儿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等。
立夏后,这粥记得要多吃,每天一碗,比喝牛奶强,孩子猛长个
健康号2023-05-28 17:34:500000女性“巨阴症”,能不能够生育?医生提醒 :3种情况要重视
李雪(化名)是一个25岁的年轻女性,她从小就发现自己的外阴部位比同龄女性要大很多。她一直觉得这是一个丑陋的缺陷,导致她自卑和压抑。随着时间的推移,李雪开始意识到她的“巨阴症”也影响了她的生育能力。她与丈夫计划要孩子,但是她无法自然分娩,而只能通过剖腹产来安全分娩。经过一番研究和咨询,李雪了解到“巨阴症”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她决定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来解决这个问题。健康号2023-04-18 11:06:260000面食最新做法,这样做比花卷和油条还香,比肉更香,吃一口上瘾!
说到饼,我觉得千层饼应该是最受欢迎的吧,一层一层的,香喷喷滴,我个人是非常喜欢。不会做千层饼之前一直觉得会很复杂,其实非常简单,今天就分享给大家,保证每个人都能学会。做千层饼这一步非常关键,它是起到起层的作用,名字叫油酥。碗里装半碗干面粉,锅内加油烧热,然后倒入干面粉中。加入适量的盐搅拌均匀,一碗油酥就做好了,就是这样简单。开始调面,300克面粉用温水搅拌成面絮。健康号2023-06-01 08:39:580001萝卜饺子,有人焯水有人直接包?都不对!教你最正确做法,太香了
大家好,我是傻姐美食,每天分享一道美食,多多关注支持我哟。老话说得好:十月萝卜小人参。金秋十月,有“小人参”之称的萝卜开始大量上市,有白萝卜、青萝卜、水萝卜,口感基本差不多。山东人主要吃青萝卜为主,生吃清脆可口,腌萝卜脆爽下饭,包饺子鲜香可口,无论做法还是营养都非常丰富。今天和大家分享下萝卜馅饺子的做法,学会这样做,比三鲜饺子还要好吃。健康号2023-05-30 03:43:390003男子被痛风活活折磨死,只因饮食不注意这些!记住6点可以缓解
前段时间,Dr.X科普过多喝奶茶可能会得糖尿病的问题,有位读者向我反馈,她说她儿子每天都要喝1~2杯奶茶,因为不是什么大毛病,所以就听之任之。后来她赶紧带孩子做了体检,发现孩子倒是没有糖尿病,但是被查出尿酸很高,达到了600umol/L(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是420umol/L)。孩子今年就要高考了,她非常着急。健康号2023-04-24 17:26:1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