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一级致癌物超标混入洗洁精,医生,3种洗洁精,尽量别买)
总而言之,洗洁精的清洁力度强不强,主要就是看表面活性剂。而现在市面上,有部分不合格的洗洁精产品,就有着表面活性剂不足的问题,用了这些产品就会出现清洁力度不够,用了和几乎没用一样等问题。
在这其中,洗洁精的主要风险成分是甲醛,这也是“洗洁精致癌”的来源。当然,这个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最早可追溯到2014年。

其实最近这些年关于洗洁精的传闻很多,并且绝大多数都和陈阿姨的说法类似,这也导致很多人宁愿锅碗刷得不干净也不愿意用洗洁精。难不成洗洁精真的会致癌吗?还到底能不能用了?
B类洗洁精,就是常用来清洗餐具的洗洁精,甲醛含量必须<0.1%。
表面活性剂作为洗洁精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有着一半亲水、一半疏水的属性,它可以将附着在餐具上的油污变成小油滴并分散在水里,使得油污能更加轻松被水带走,实现清洁作用。
甲醛作为1类致癌物,会刺激人的眼睛、皮肤、胃肠道以及上呼吸道等,长期接触可导致癌症。因此,我们在听到甲醛时都会感到恐慌。
洗洁精看似无关紧要,实际上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平时在选购上也要尽量注意。要注意查看包装上的厂名、厂址和产品批号等信息,尽量选择有一定知名度的大品牌。另外要留意成分表中,尽量选择植物性表面活性剂;选择符合《GB14930.1-20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洗涤剂》的A类产品。
如果真的害怕残留,可以在洗碗或者洗果蔬时多冲洗几遍。有实验显示,清水冲洗餐具2次后,洗洁精残留为0.07mg/cm²,远远低于《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 14934-1994)中的0.1mg/cm²。
A类洗洁精,也就是我们平时用来清洗果蔬等食品的洗洁精,甲醛含量应<0.05%;

也就是说,洗洁精表面活性剂基本都是低毒或无毒等级。一瓶500g的洗洁精,约含10-15%表面活性剂,一个体重为60kg的人,除非一次性喝掉一整瓶洗洁精,否则急性中毒死亡的几率几乎没有可能。
看刘奶奶将信将疑,陈阿姨继续补充道:“不信你看看现在得癌症的人是不是越来越多了?别拿生命和健康去赌,反正我是不会用洗洁精了!”
真正要小心的是这种物质!
②宣称能杀菌的洗洁精
此前深圳消费者委员会就曾对10款常用洗洁精(5款为散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5款散装洗洁精中,其中一款菌落总数超标47倍,另外有2款pH值超标。
其实洗洁精中的表面活性剂本身就有杀菌功效,所以压根没有必要再额外添加杀菌成分的必要。如果哪款洗洁精宣称能杀菌,那很可能就是添加了三氯沙或烷基酚。
只要在这个范围内,是没有健康风险的。另外甲醛溶于水、易挥发,所以我们在清洗食品或餐具时,只要多次冲洗,就不用担心甲醛超标或残留等问题。

①液体浑浊、分层的洗洁精
就在她去取洗洁精的路上,正好碰上了一起跳广场舞的陈阿姨。陈阿姨在得知刘奶奶要去拿洗洁精后,赶紧将她拦住。陈阿姨说,洗洁精现在最好别用了,新闻上都报道出来说洗洁精致癌,就连央视都曝光一批洗洁精含甲醛,长期用会致癌。
正常情况下,洗洁精应该是均匀不分层且有透明度的,如果你发现洗洁精液体浑浊、分层或者有异味,那说明这个产品很可能不符合标准或者已经变质了。
3种洗洁精,真要少用
这种洗洁精现在很少见了,但在部分偏远地区依然能够见到,由于价格便宜所以还是有着较大的市场。但这种洗洁精往往没有安全保障,且菌落总数和pH值都有可能超标。

用过的餐具之所以难洗,是因为其表面附着了很多不溶于水的油污,这时洗洁精里的表面活性剂就起到了关键作用。
洗洁精主要由表面活性剂,比如十二烷基磺酸钠和脂肪醇醚硫酸钠等,以及防腐剂、着色剂、增稠剂和香精等组成。
再加上表面活性剂属于有机化合物,能与果蔬表面残留的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等有机化合物农药互溶,以实现减少果蔬表面农药残留的问题。
洗洁精中添加甲醛其实是很常见的,因为甲醛有防腐作用,所以大部分洗洁精中都会添加甲醛,以实现延长保质期的目的。
当时,央视报道了有关部门进行的一场全国范围内对洗洁精质量问题的抽样检查,这个检查结果让人大跌眼镜:约93%的洗洁精为合格产品,有近7%的洗洁精为不合格产品,且全部都是甲醛含量超标。
央视点名洗洁精含甲醛、会致癌?
自从加了小区的“团购群”后,刘奶奶三天两头在里面“捡漏”买一些降价的东西。最近,她看到洗洁精降价了,于是准备囤一大箱子。

③散装洗洁精

虽然甲醛很恐怖,但不是说我们只要一接触就会致癌,更何况我们平时生活的环境中处处都有甲醛,比如家里的家具、汽车尾气、抽烟和油炸食物等,甚至在我们的血液中也存在少量甲醛。因此,洗洁精里的甲醛含量只要符合国家标准,是合法的。
根据《GB14930.1-20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洗涤剂》规定: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急性经口毒性试验》(GB15193.3-2014),LD50值在501-5000之间为低毒物质。洗洁精表面活性剂的LD50值一般都在1000mg/KG以上,属于低毒物质,有部分LD50值更是高达5000mg/KG以上,为实际无毒物质。
当然,还是会有些不法商家,为了利益,根本不会去管什么生产标准,比如上面那7%的不合格产品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长期使用这类产品,对身体多多少少会有一定危害,大家平时尽量从正规渠道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
7%这个数字虽然看起来很小,甚至不值一提,毕竟我国地大物博。可正是因为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这也使得每天消耗的洗洁精量都是一个天文数字,7%的不合格率结合我国的人口基数,换算下来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每天多一点健康
与此同时,另一个问题也出现了,就是这个表面活性剂属于化合物,决定了洗洁精的清洁力度,那它会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关注Dr.X
医生忠告:不想结节变癌症,5种食物能不吃就不吃,早知道早受益
现在大家都普遍重视体检,伴随着体检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疾病出现在我们面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各种结节,比如肺结节、甲状腺结节和乳腺结节等。查出结节后,人们的反应往往是两极分化的,有人不以为意,觉得并没什么,甚至完全不把结节当回事,该吃吃该喝喝;有人则忧心忡忡,害怕结节会癌变,更不知道结节多长时间会发展成癌症,甚至看到什么都觉得是“发物”,很多东西都不敢吃。健康号2024-10-18 08:11:170000三伏天的寒证咳嗽,张仲景留下的一个千古良方,赶走咳嗽让肺安宁
这是「神希园」的第235期原创作者l神希园来源l神希园(ID:shenxiyuan999)世间万事万物,都各有缘法,并非“非黑即白”那么简单。在日常生活中,普遍会认为,在寒冷的冬天,感冒咳嗽,一定都是寒证,以此类推,在炎热的夏天,感冒咳嗽一定都是热证。然而,事实上,并非完全如此。中医自古便有“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的辨证思维,所以,凡事都得辩证地看。神希园2023-08-15 08:07:13
0000夏季腹泻高发,“偏方”杨梅止泻,靠谱吗?
一年一度的杨梅季到了,互联网上每到这个季节,都会出现一个话题“你在江浙沪混得好不好,就看这几天有没有人给你送杨梅。”杨梅可以说是这个季节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泡杨梅酒也成了家家户户的日常。一直流传着杨梅酒治拉肚子效果立竿见影,大家都认为,拉肚子,喝点杨梅酒马上就好!这到底是一种“迷信”和“伪养生”,还是真有科学依据?杨梅止泻,确有其事杨梅酒止泻,其实是真有作用。超越一切限制,你需要了解到,一切都是你的,但都不是你!
读者:大方老师您好。我观察到上次在电影院遇事时所跳出的念头,都是过去所接受到的信息。今天我突然看一个人的朋友圈,发现她朋友圈中她的人生观、价值观,突然意识到她这些价值观从哪来的,是她过去所接受到的信息,并且自己相信的信息。我在电影院遇事时所跳出的念头,都是过去我接受到信息中我所相信的。身体自愈研究者2023-11-17 12:36:5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