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阿司匹林(要知道的4件事)
4、服药前和服药期间要进行检查
所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朋友,在用药上不能糊涂,这4件事要知道,有可能会增加用药风险。
为了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服药前和服药期间要注意监测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和肾功能的情况,注意大便的颜色,一旦出现黑便要到医院做便常规检查。

3、阿司匹林早晚服用都可以
常见的副作用就是胃肠道反应,以及增加出血的风险。
2、不能为了降低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就吃一天停一天,需要吃就要坚持吃
在临床上很多中老年人都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主要来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但长期用药,我们要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使用药物。
血小板的寿命大约是10天左右,每天都会有血小板凋亡,有新的血小板产生,所以,每天服用阿司匹林才能起到抑制新的血小板聚集的功能,这样才能防止斑块的破裂时能够起到抗血小板的作用,一旦服药中断,或者隔天服用,起不到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的作用。
其实,服用阿司匹林的时间并不重要,只要能持续地服用阿司匹林,就能保持血小板的抑制作用,早晚没有太大差别,关键在于坚持。
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胃肠道反应,以及增加出血的风险。
1、阿司匹林不是保健品,并非有病治疗、无病防病
当不稳定斑块破裂时,大量的凝血细胞,血小板,炎症细胞会聚集在破损处,起到止血的作用,血液中形成的血块就会瞬间堵塞血管,形成血栓,阿司匹林主要防止血小板聚集,阻止血栓形成。
有人说,凌晨2点到上午10点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危时段,血小板活性较强,所以,晚上吃阿司匹林更有益。但也有研究表明,晚上血液中的前列腺环素含量更高,早上吃,能更好地预防晚上发生心脑血管问题,应该早上吃,
很多老年朋友,听说阿司匹林能够防血栓,就自己买来口服预防脑血栓的发生。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阿司匹林主要作用是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只有已经发生冠心病,脑卒中或者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阿司匹林作为二级预防,需要长期服用,或者有明确的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高危风险的人群,需要长期服用,所以,是否需要服用,需要专业医生的评估。
总而言之,阿司匹林并不是灵丹妙药,在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方面,并不是服用阿司匹林,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比服用阿司匹林更重要,严格掌握用药的适应症,服药期间要勤观察,多留意,注意出血性疾病的风险,做到安全有效的用药。
生命在于运动也在于休息
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科学家通过多种形式的研究,终于得出了“生命在于运动,也在于休息”的结论。运动可以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改善多种组织器官的功能,增强了抗病能力,加速代谢产物的排泄。能使一些具有抗动脉硬化的物质(如高密度脂蛋白——HDL)、抗衰老的物质(如超氧化歧酶——SOD)等的数量明显增加等等,这些对人类延长寿命、提高生存质量无疑是大有裨益的。阿莫西林与头孢不能划等号,它们的这4个区别,需要了解
在生活当中,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当我们不慎感冒时,有人会说:买一盒阿莫西林吃两天就好了;而若是我们磕碰到了身体的某一处,又有人会说:用阿莫西林药粉可以消炎;当我们喉咙发炎或声音嘶哑时,则有人会说:吃一点头孢就行了。熊猫医学2023-08-12 12:50:36
0002世界精神卫生日:精神分裂症,能成为犯罪者的“免死金牌”吗?
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这是一个旨在提高全球对精神健康问题重要性的日子。该节日由世界卫生组织于1992年设立,旨在推动对精神健康问题的认识、宣传精神健康和精神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以及促进精神健康服务的改善。每年的世界精神卫生日都有一个特定的主题,旨在引起公众对特定精神健康议题的关注。漫说健康2023-11-21 10:38:18
00003种情况,预示血管“变硬”,做好7件事,预防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很常见,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都会出现这个问题,但如果不加以重视,不控制疾病的进展,动脉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有可能会使血管变得狭窄,从而影响到重要器官的供血,使重要器官缺血、缺氧,从而造成损伤。生活中,有一些表现可能预示着血管已经开始变硬了,这是要引起重视,尽早的进行干预。出现以下3种情况,预示血管“变硬”,1、活动时出现胸闷、气短内科王医生2023-11-22 11:37:03
0000测血压,到底是测左手,还是右手?医生:不注意这5点,或等于白测
王阿姨急匆匆的来到社区诊室,没等医生问王阿姨就不停的跟医生说,是不是自己得了脑血管疾病?为什么血压偏高了,之前血压都是正常的。医生先安慰王阿姨,让王阿姨稳定下来,先不要说话,安静一会,然后再给王阿姨测量血压,结果血压是正常的135/82mmHg,王阿姨说,为什么自己在家里测量血压是150/95mmHg呢?医生先安慰王阿姨不要紧张,然后,问王阿姨测量血压时,是在安静的状态下吗?内科王医生2023-08-11 09:12:32
0000